竹子湖友善龍鬚菜耕作
2024年12月6日
龍鬚菜麵
北市青農盧品方推動陽明山竹子湖地方食材創造食農商機
https://www.tydares.gov.tw/theme_data.php?theme=prevention&id=497
桃園區農情月刊 第304期 2024/11/15 發行
農業推廣科 洪巍晉 分機431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徐振家 分機433
佛手瓜,學名 Sechium edule (Jacq.) Swartz,又名香櫞瓜或隼人瓜,原產於南墨西哥、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因其嫩芽處的細長莖蔓如同捲曲的龍鬚,又稱為「龍鬚菜」。
陽明山竹子湖地區不僅是臺灣蓬萊米的發源地,早期也是甘藍的重要產區。隨著食農教育的推廣和在地食材的興起,竹子湖的野菜逐漸受到遊客的青睞,如箭竹筍、珠蔥、山芹菜、山茼蒿及龍鬚菜等。而當地栽培的龍鬚菜每年可於3至10月間收成,生長在富含火山土壤的環境中,植株發育良好。採收時,長度約為15至20公分,並保留2至3片葉片,以維持植株的營養生長,選擇嫩梢的頂端作為製作龍鬚菜麵條的原料。
北投區的青農盧品方,經營著財福海芋田。在竹子湖的海芋季節過後,遊客數量逐漸減少。除了白色的花海外,遊客們常常在踏青拍照後便匆匆下山。為了改變遊客對這裡的單一印象,盧品方希望能結合當地居民的田間野菜,開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最終決定製作龍鬚菜粉,加工成當地限定的龍鬚菜麵作為伴手禮。在本場「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同仁的指導下,將龍鬚菜乾燥、粉碎後製作成麵條,推廣在地食材。品嚐過的遊客回饋表示,這款麵條的口感如同蕎麥冷麵般Q彈順口。
此外,盧品方還結合當地生產者與社區朋友,設計了龍鬚菜的食農教育體驗遊程。遊客來到竹子湖,不僅能實地瞭解龍鬚菜的生產過程,還能品嚐新鮮的龍鬚菜料理,最後還可以將麵條作為伴手禮帶回家。
欲瞭解竹子湖的龍鬚菜食農教育體驗行程或採購特色伴手禮龍鬚菜麵,請造訪「財福海芋田」官網 (https://www.jaifugarden.com/) 或在臉書搜尋其食農體驗遊程及費用。